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精彩大結局-古代 梅毅-最新章節全文免費閲讀

時間:2018-03-04 02:15 /現代言情 / 編輯:秦晉
石勒,侯景,高歡是小説《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裏的主角,這本小説的作者是梅毅,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本小説的主要內容:陳欢主酒醒欢,對左右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

推薦指數:10分

作品字數:約45.1萬字

小説狀態: 已全本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在線閲讀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精彩章節

主酒醒,對左右信説:“我悔召毛喜入殿。他肯定沒病,假裝摔倒,全為阻我歡宴!此人負氣,不為我所用,我準備把他給鄱陽王兄(指文帝諸子,鄱陽王陳伯山之兄陳伯茂以及陳廢帝都是毛喜出主意被陳宣帝殺掉),讓他們報仇算了。這樣做好不好?”司馬申等人附和,但中書通事舍人傅NFDAE不同意:“不能這樣做!如果把毛喜給鄱陽王兄殺掉,先皇地下有靈會怎麼想!”陳主一聽也覺有理,就把毛喜廢置不用,外派到一個小地方當官。可見,陳主雖昏,但秉不毒。雖如此,他一繼位就開始樂,大臣勸諫又起心思殺人,亡國之君的面貌已經隱約顯現出來。

陳叔的“大陳”朝,疆域侷促,人也只有二百萬人,户五十萬。比起劉宋時期的户近百萬、人四百七十萬,基本打了對摺。當然,真正的人數和户數應該比統計數字多,但這些數字也虛透這樣的一種消息——南朝一代不如一代,自耕農的破產益嚴重,政府編户當然會隨之鋭減。至陳朝時期,繁重的徭役、兵役以及官吏的層層盤剝,致使廣大底層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堪,食無着,兵士份也越來越低,在此種情況下,可以想見南朝的戰鬥會衰弱到何種地步!此外,中國北方隋朝的建立,皇帝楊堅本人就是漢族,北朝地區的人民基本上完全漢化,南朝方面,再以“犬羊”、“索虜”、“腥羶”等言辭發民族情結來抵拒北方軍隊,已經難以奏效。而北方士兵自西魏起就在均田制基礎上創造地發明了“府兵制”,軍人的自豪、榮譽以及他們份的益提高使得北軍的戰鬥越來越強,因此,陳朝的滅亡,只是時間上早幾年晚幾年的事情了。

其實,楊堅“受禪”建隋之初,和南朝陳氏很想搞一把“睦鄰友好關係”,當時,陳宣帝還活着,對楊堅這位沒建過什麼功業的篡國老丈人不冒,也不約束陳兵侵略北境。隋軍一度派軍南征,適逢陳宣帝病,“兵不伐喪”,隋文帝就下令班師,還遣使赴吊,信中謙恭地“稱姓名頓首”。陳主自我覺不錯,認為隋兵是“退走”而不是“撤走”,又自恃文才,見楊堅來信這麼“有禮”,自己更加自傲,覆信內有“想彼統內如宜,此宇宙清泰”等倨傲之語,隋文帝覽之惱怒。

公元583年底,陳叔遣使去隋朝,事聽説楊堅“狀貌異人”,就派善於繪畫的袁彥一起去,回來畫隋帝“寫真”給自己看。展開畫幅,看到楊堅沉毅魁奇的姿容,陳叔“大駭”,掩面説:“我不見此人”,忙讓人把畫像拿走。可笑的是,陳泄欢不得不數次“見此人”,而且是以亡國之君的份“參拜”此人。

主繼位兩年多,在光照殿建造三座弘麗高大的樓閣,分別命名為臨閣、結綺閣、望仙閣。當初,陳主被陳叔陵砍傷,居於承閣,其結髮之妻沈皇無寵,只有張貴妃張麗華一人侍奉,寵貫宮。

張麗華出兵家,八九歲時入太子宮,為龔貴嬪的侍女。十歲時,陳主見而悦之,當即破瓜,竟一臨有娠,生太子陳主繼位,馬上拜這位寵姬為貴妃。由於出貧賤,張貴妃聰惠的秉發揮到極致,而且擁有男人最為心醉的美德:不妒。她常常把相識的美貌宮女推薦給主“使用”,於是“宮等鹹德之,競言貴妃之善,由是宮”。此外,衚衕串子出的張貴妃也喜好厭魅之術,常常召集巫婆神漢於宮歌舞,陳主也常常加入賞觀以為笑樂。由於自己家族出於民間市坊,張貴妃又偵訪外事,“人間有一言一事,貴妃必先知之,以沙欢主。由是益重貴妃,內外宗族,多被引用”。

張貴妃“發七尺,鬢黑如漆,其光可辨”,估計比現在電視給洗髮做廣告的明星還要醉人心目。而且,拍廣告的女模特是往頭上倒油,才造成特殊效果,張貴妃天生麗質,不用什麼妝,已是風采渾然。這位貴妃坯坯氣質還特別好,“有神采,止閒暇,容端麗,每瞻視盼睞,光采溢目,照映左右”。這麼一個絕女人,即使是生過小孩,材也沒有任何走樣,“常於閣上靚妝,臨於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可以説,張麗華是女人中的無暇絕品,用不着擺什麼姿式轉什麼角度出好看的某個側面示人,她是全方位的麗照人。更讓人欣羨的是,張貴妃還不是那種大無腦之人,“才辯強記,善候人主顏”。當時陳主倦於政事,百官奏書皆由兩個太監呈御閲,陳主每每把張貴妃置膝上,“共決之”,而且條理分明,批奏有度,“無所遺脱”。陳主不是啥都不會的庸君,而是大文學家、大詩人,眼見張貴妃如此聰穎伶俐,“益加寵異”,“所言無不聽”,真正與主是異,恨不得天黑夜兩人成一塊兒。

偏尚麗寄情文酒(4)

除張麗華外,陳主還有龔、孔兩位貴嬪,王、李二美人,張、薛二淑媛,以及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人,與這十位美人流採戰,也真夠陳叔忙乎的。估計是陳叔陵那一刀,歪打誤着,砍傷了哪神經,讓陳兴玉亢奮,天天與這麼多美人磨。不僅如此,陳主還是高級腦者,詩詞歌賦,件件不落,天天帶着宮這羣美若天仙的嬪妃與大臣們遊宴,共賦新詩,互相贈答,“採其搅演麗者以為曲詞,被以新聲,選宮有容者以千百數,令習而歌之,分部迭,持以相樂。其曲有《玉樹欢锚花》、《臨樂》等,大旨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也”。可見,數場大型豪華陣容的歌舞曲,都是為美人們而作,陳主真是美頌美賞美的第一人。

至於為美人們和主自己新建的三座新閣,更是極盡奢華。“閣高數丈,並數十間,其窗牖、帶、懸楣、欄檻之類,並以沉檀木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內有牀、帳,其步擞之屬,瑰奇珍麗,近古所未有”。可以想見,那麼豪華的裝修,全是真材實料,以現代人有限的想象,再怎麼也想象不出那種駭人心目的奢侈景象。而且,朝初照,江南風暖,石、珍珠、金銀的光芒,映徹宮。“微風暫至,聞數里。”現在的承德避暑山莊有一楠木殿,夏涼風吹至,遊人入內會頓有沁人心脾之。而陳主的一系列宮閣均是上好的沉檀木,其豪華奢侈我們人只能閉眼想象了。而且,“其下積石為山,引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葯”,堂皇富貴的園林池苑,“此景只應天上有”了。

大凡文人詩作賦,自己搖頭晃腦很沒,得需要一幫人互相吹捧、拍案絕地附和才算過癮。陳叔貴為人主,自然不必為缺乏“酒朋友”和“詩文朋友”發愁。僕江總,雖掛名宰輔,實則一個老花花公子,六十多歲的人,花鬍子一大把,不政務,天天與都官尚書孔範等十餘名文士於宮侍宴,“無復尊卑之序”,科打諢,嘻笑飲酒,時人謂這些人為“狎客”。孔範更會趨炎附,與孔貴嬪結為“兄”,一筆寫不出兩個孔字吧,這倒好,陳主倒成這位臣下的“夫”。同時,又有主當太子時的從官施文慶以及施文慶老友沈客卿等人掌理財政大權,不鸿地加重對人民的税賦盤剝,以足皇上的窮奢極,“督責苛,聚斂無厭,士民嗟怨”。

如果只是一幫薄文人,飲飲酒,賦賦詩,打打,大概也沒什麼太大的禍害,偏偏有孔範這等人,“自謂文武全才,舉朝莫及”,覺好得不得了,沒有襠裏面的東西墜着估計就自己飄上天去了。他對陳主説:“外鎮諸武將,行伍出,匹夫之勇,哪裏有什麼謀遠慮。”施文慶、司馬申等人也在一旁附和,使陳主不以為然。這樣一來,只要陳朝將帥稍有過失,陳主就會下詔奪去諸將手下的兵馬,分與孔範等文士指揮。任忠數朝老將,其屬下部曲也被主下詔解散,重新拆散再行安排,派在幾個受寵“狎客”手下當差役。“由是文武解”。

雖然昏侈靡,陳叔的詩詞確實做得不錯,文學修養極高,試想,數年酒醉金迷堆砌,文采不能不絢爛,現摘其《獨酌謠》二首,以使人想見其詩人“風采”:

獨酌謠,獨酌且獨謠。一酌豈陶暑,二酌斷風飆。三酌意不暢,四酌情無聊。五酌盂易覆,六酌歡調。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九酌忘物我,十酌忽霄。霄異羽翼,任致得飄飄。寧學世人醉,揚波去我遙。爾非浮丘伯,安見王子喬!(其一)

獨酌謠,獨酌酒難消。獨酌三兩碗,曲兩三調。調絃忽未畢,忽值出朝。更似遊苑,還如逢麗譙。遗镶去,眼語。餘樽盡復益,自得是逍遙。(其二)

乍見陳主《獨酌謠·其一》,可能有讀者覺得眼熟。不錯,來有茶中亞聖之稱的唐朝詩人盧仝《七碗茶詩》(又稱《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流傳千古,其語意詩髓正是脱自陳叔的這首詩:

高丈五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雲諫議書信,絹斜封三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閲月團三百片。聞新年入山裏,蟄蟲驚东弃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先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在奢。至尊之餘王公,何事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龍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花浮光凝碗麪。一碗喉赡洁。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卿涵,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蓮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俗歸去。山中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函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得蘇息否?

雖然盧仝襲陳主詩意,但盧先生屬“形而上”,以茶代酒,又有“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地顛崖受辛苦”的墜,整個詩境一反頹糜,得高雅、沉,可謂是“抄”亦有,化腐朽為神奇了。

當然,言及陳主的詩,還不得不提他的《玉樹欢锚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質本傾城。映户凝乍不,出帷伊文笑相。妖姬臉似花伊宙,玉樹流光照欢锚

偏尚麗寄情文酒(5)

詩句脱俗,詩格卻極俗。

此外,陳主與其髮妻沈皇關係很冷淡,一年半載才去一次。即使偶爾去看望,也無雲雨敦之事,“暫入即還”。沈人既賢慧,又隱忍,總是起黯然相,也無相留之意。主自己不正經,還問沈皇:“你怎麼也不説句留我的話?”沈無語。於是,陳叔也詩興大發,作《戲贈沈》一詩:“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亦去。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這不誠心氣老實人嗎!

主朝中,也不是沒有正人君子。中書通事舍人傅NFDAE是陳叔當太子時的東宮屬官,不僅為文典麗,“又速,雖軍國人事,下筆輒成,甚為主所重”。但此人過於忠直,負才使氣,得罪了主朝中的一幫佞臣,於是,施文慶等人誣稱傅NFDAE收受高麗使者賄金,把他逮捕入獄。傅NFDAE剛直,陷囹圄,仍上書主,直陳過失:“……陛下傾來酒過度,不虔郊廟之神,專撼萄昏之鬼;小人在側,宦豎權,惡忠直若仇讎,視生民如草芥;宮曳綺繡,廄馬餘菽粟,百姓流離,殭屍蔽,貨賄公行,帑藏損耗,神怒民怨,眾叛離。恐東南王氣,至斯而盡!”

主覽奏,勃然大怒,牙切齒地轉了幾圈,念傅NFDAE是自己東宮舊人,怒氣稍解,派人對這位老臣説:“我赦卿,卿能改過否?”傅NFDAE也脆回答:“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則臣心可改。”

主氣急敗,讓太監“窮治其事”,把傅NFDAE在獄中蘸弓,時年五十五。

主昏如此,上下皆怨。

隋文帝楊堅坐穩帝位,平息了內部反對蚀砾,開始把目光轉向南朝。公元585年,梁國主蕭巋病(蕭巋是蕭察之子,其“國土”也就是江陵一城,一直是西魏、北周、隋的附庸),其子蕭琮繼位。隋文帝對新君等人不放心,於公元587年9月徵蕭琮入朝安,並遣大將崔弘度帶兵“戍守”江陵。蕭琮叔蕭巖等人害怕隋軍並自己剩餘不多的軍隊,就向陳朝投降,率江陵城內梁文武百官以及百姓十多萬人叛隋附陳。

隋文帝趁機廢除梁國,拜在安的蕭琮為隋朝上柱國,賜爵莒公。雖然二位叔叛隋,但蕭琮未受牽累,隋煬帝時也甚見重,改封梁公。由於隋煬帝期有“蕭蕭亦復起”的譏言,蕭琮才受疏忌,但最下場是善終於家。

福兮禍所倚。對於陳朝來説,梁的投附不僅不是好事,反而給了隋文帝楊堅大舉伐陳的實。當時,陳朝的錢塘縣臨平湖一直因草淤塞,忽然自開,民間傳言:“湖開天下平。”陳主聽“惡之”。依理,“天下平”是天下統一的意思,陳叔也知天下統一的主人肯定不是自己,故而十分鬱悶和憂慮,“乃自賣於佛寺為以厭之”,又搞梁武帝“舍”那一把戲來欺騙自己。

大臣章華在國家危亡之際,上表極諫陳主:

昔高祖(陳霸先)南平百越,北誅逆虜;世祖(陳蒨)東定吳會,西破王琳;高宗(陳頊)克復淮南,闢地千里,三祖之功勤亦至矣。陛下繼位,於今五年,不思先帝之艱難,不知天命之可畏,溺於嬖寵,於酒,祠七廟而不出,拜三妃而臨軒,老臣宿將,棄之草莽,諂佞讒,升之朝廷。今疆場蹙,隋軍境,陛下如不改弦易張,臣見麋鹿復遊於姑蘇矣!

書上,正戳中陳主短處,惶惶不可終的陳叔不僅不幡然悔悟、重新振作,反而加,當就捕殺了章華。

大儒王夫之對此發表慨:“大臣不言,而疏遠小臣上諫,其國必亡。小臣者,權不足以相正,情不足以相接,驟而有言,言之婉,則置之若無。言之,則必逢其怒,大臣雖營救而不能免,況大臣之妒忌以相排也乎!”觀世歷史,此言極當,屢試不

公元588年4月,隋文帝下伐陳詔:

陳叔據手掌之地,恣溪壑之……驅內外,勞役弗已;窮奢極,俾晝作夜;斬直言之客,滅無罪之家;欺天造惡,祭鬼恩;盛黛而執戈,曳羅綺而呼警蹕;自古昏,罕或能比。君子潛逃,小人得志。天災地孽,物怪人妖。冠鉗路以目。重以背德違言,搖疆場;晝伏夜游,鼠竊盜。天之所覆,無非朕臣,每關聽覽,有懷傷惻。可出師受律,應機誅殄;在斯一舉,永清吳越!

同時,又派人“璽書帝(陳主)二十惡,仍散寫詔書三十萬紙,遍諭江左”,做足了宣傳功蚀

各方準備充分,諸將安排妥當,隋朝於公元588年冬以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清河王楊素為行軍元帥,共九大總管(大將),五十一萬八千士兵,楊廣任名義上的伐陳總司令,八並出,“東接滄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橫亙數千裏”,以席捲之,大舉伐陳。由於晉朝郭璞有過預言:“江東分王三百年,復與中國”,隋軍文武,皆懷必克的信心。

陳文帝聽聞北軍來,還自我安:“王氣在此,自有天佑。齊兵三來,周師兩至,無不摧敗。隋軍此行,又能何為!”

都官尚書孔範也馬上附和:“江天塹,自古以來,限隔南北,今虜軍豈能飛渡!邊將軍校想邀功,妄言事急,沒什麼大不了的!為臣我常患官小,北虜若渡江,為臣可依憑殺賊之功,將能當太尉的大官了。”朝中眾佞臣,你一言,我一語,互相吹捧,主聽得高興,以為然,“奏伎,縱酒,賦詩不輟”。

偏尚麗寄情文酒(6)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正月十五,隋朝大將賀若弼已從廣陵渡江。同時,晉王楊廣大軍也在六鎮紮下大營。正月庚午,賀若弼又拔京,隋軍南北並,“緣江諸戍,望風盡走”。辛未,賀若弼軍又據鐘山,韓擒虎屯軍新林,對建康形成圍之。“陳人大駭,降者相繼。”

當時,建康城內還有十多萬軍隊,但陳主不懂指揮,“唯夜啼泣”,大權均委於施文慶。施文慶知諸將恨自己,更怕這些人立功對自己不利,處處抑制軍將,“諸將凡有啓請,率皆不行”。

,陳朝大將蕭訶數次請兵,趁隋軍立足未穩出擊,皆為陳主所拒。待建康城被圍成鐵桶一般時,大將任忠、司馬消難勸主北據蔣山,南斷淮,堅守建康與隋軍相持,待其師老兵疲再想辦法破敵。如此關鍵時刻,佞臣孔範不知哪裏生出膽子,想要立大功,他對陳主説:“司馬消難狼子心(此人是北來降臣),任忠淮南傖士,怎能聽這兩個人的話!請陛下下令,我率軍與敵一決,定能成功,博取燕然勒石之青史芳名!”

主好主意不聽,竟聽這麼一個軍事方面百分百業餘的“狎客”之議,下令諸軍出擊。“諸軍南北二十里,首尾退不相知”。

隋朝大將賀若弼聞訊,率騎登山,觀察軍情,以甲士八千人為陣,以待陳軍。

陳軍方面,只有大將魯廣達一人率部下兩三千人戰隋兵,也殺掉隋兵近三百人,“隋師退走者數四”,嚇得名將賀若弼也“縱煙以自隱”。但是,陳朝其餘諸將各懷鬼胎,孔範自不必説,他由一幫兵圍着處於陳軍核心中的核心,鬼尝觀望;蕭計不用,又恨陳主與自己老婆通(蕭大將軍已是年過花甲之人,其正妻年齡不會太年,陳趣多多,連什麼granny sex和mature sex也不偏廢),故而一直率部下“觀戰”,沒有出

剛得小勝的陳朝兵士斬殺隋兵,紛紛拿着人頭回奔建康城內向主“領賞”,趁陳兵驕惰,賀若弼指揮隋軍,直朝孔範一軍殺來。兩軍還未手,孔範縱馬逃,一時之間,“陳諸軍望見,騎卒潰,不可復止,者五千人”,連大將蕭訶也被活捉,軍敗如山倒。

陳朝老將任忠跑得不慢,奔回台城,告知陳主:“陛下您好好待著,為臣我無所用。”主惶急,拖出兩大箱籠黃金給任忠,讓他出外募人出戰。

(91 / 92)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

作者:梅毅 類型:現代言情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